附石盆景即是树植石上,石置盆内,以树为主,石为宾,树附石而生,树有姿,石有势,树石交融浑然一体的盆景造型艺术。也就是将树木附植石间,根系伸人石缝而生,枝干盘曲伸人石洞或石上丛生,或悬垂石下,或横斜傍石,使奇石与古树相映成趣。 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附石盆景的制作方法吧。
一、石材选择
水附石,大多采用松质石料,像吸水石、沙积石等等,在栽植树木的位置开洞,最好选用形态初成的植物,先将树根引入石孔,用碎泥填石孔,再用竹杆将土与树根贴实,提喷壶将土及石头喷湿透,然后置于浅水盆中,放置于阴凉地方。每天喷水于石、树,保持一定湿度,待树出新芽后可让其逐渐适应阳光。
旱附石式,多采取硬质石料,如英德石(纹理多样)将树根镶嵌人石缝中取势造型,多采用根系长的福建茶。
二、植物选择
在选择用于附石盆景的植物时,应具备以下特点:根长、须多,韧性大、生命力强,并且叶片要细小,姿态优美等特点。比如榆树、榕树、六月雪、金银花、雀梅、五针松、火棘等。
三、制作方法
尽量完好地挖出所选树木,特别是其较长的须根,最好能完整地保护,不能有太大的损伤。如果是小型树木,要经过一年的栽培育。根据所选树木的生长习性、 生长状况,选取与之相配的石料,确定造型后,再根据造型要求,把树木枝、根以盘、穿、拧等方法,让树木和石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骑附:软石、硬石均可选用。如用软石,则先观察山石的形状,确定观赏面和底面,并选定种植的位置,凿沟开槽。然后将根部分成若干份,分骑在山石上并让根系沿沟槽而下。最后用泥浆封护根部,慢慢地伸入盆土中。如用硬石,则要求石料有天然的沟纹和空洞,以便让树根穿越空洞或沿沟槽而下伸人盆土中。为保证树木成活,可用泥浆或青苔封护树根,并用金属丝或麻绳将根捆扎固定在山石上,待成活后且新根深入盆土中时,再逐渐将封护在根部的泥土慢慢地去掉,让根部裸露在阳光下继续养护。多年后根和石紧紧相附,宛若天成。
穴附:软石、硬石均可选用。如用软石,则应按构思事先在山石的适当位置挖凿穴位。如用硬石,则利用山石的天然缝隙或凹凸处作兜,用来盛土种植树木。
四、修剪造型
附石盆景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要及时对根、枝进行修剪、整形。根据造型的需要,首先把原来用以满足树木生长需要的毛根剪除,并促其生长发育, 及时加以定位,以缩短造型的周期。对树枝也要适时进行修剪。根据需要还应拔提根,把附石的造型效果显露出来,提高其观赏效果。
五、养护管理
附石盆景栽植的土壤比较少而薄,这样土壤中营养元素就很是有限,对树桩植物的生长极为不利。由于土壤较少根系对水分、肥料要求增大。因此需要精心的养护,要及时浇水,合理施肥,适时翻盆,适当遮阴等。
本文及配图均为趣头条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