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盆景早在清代的时候就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但一直没怎么受到重视,山楂适应性强,遍布全国各地,而盆景,大多以稀有为贵,所以山楂盆景自然也没受到多大的重视,但是山楂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寿命也很长,好养护,耐寒性和耐高温性都不错。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一盆好看的山楂盆景还是蛮招人喜欢的。
山楂盆景的制作培养方法如下:一、苗源: 山楂苗木多数来自嫁接苗。可直接利用根蘖苗作砧木。也可以直接挖掘山野中矮化、小冠、树形优美的桩头。
二、造型
(1)上盆: 山楂的上盆可于春季萌叶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其中以秋季上盆为好。配盆选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紫砂盆,也可用素烧盆。盆土要求肥力温和,不可肥力过高。不可碱性过大。用土可用田园土和少量腐熟的厩肥混合而成。
(2)造型 :第一了解山楂的生理特性。山楂的花芽分化大约于7月份开始,8月中旬进入高峰。在这个过程里,整个植株的新梢停止生长,避免与花芽分化发生营养争夺,所以成花容易。
一般如果说营养条件充足,山楂的长、中、短枝甚至叶丛枝,都可形成花芽。山楂的花不经受精即可单性结实,座果率较高。生理落果期集中在花后的2—4周。
第二整形修剪。
山楂的幼树顶端优势强,侧枝较少。因此在幼树时,就应常修剪,促其多分枝,并可于7月中旬至8月上的花芽分化期,对树体进行环割或环切,以促进花芽分化。
山楂盆景的可采取剪、扎并用的方式制造和培养。山楂的枝条较脆,加工时要小心。一般用金属丝蟠扎法。夏季生长期修剪时,要注意营养枝、结果枝的比例,以保证下一年的结果,并注意疏除过密的花、果。
也可以到果树市场上去选购,一般选择种红山楂,因为在中国一般都喜欢红色,寓意红红火火,在秋季去选购为佳,因为这时候可以看到果实的形态和颜色,比较容易分辨种类,不会被一些无良商家给忽悠了。
山楂习性强健,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干旱和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更好。
生长期放在室外通风透光处养护,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开花前的3月份至4月份追施1次至2次磷氮混合的液肥,育果期每15天施一次磷钾含量较高液肥。
因其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平时要注意对过密的枝叶进行疏剪,对于长势较旺的新梢,可在其长到20厘米左右时,留4片至6片叶摘心,以促生挂果的短枝。
休眠期进行修剪整形,剪去细弱枝、过密枝以及扰乱树形的徒长枝,保留粗壮的中、短枝,回缩向外延伸的过长枝条,促使后部的枝条粗壮,并注意回缩树冠,剪除树冠上部的枝条,保留下部的枝条,将其培育成较矮的新树冠。
冬季放在避风向阳处养护,注意土壤墒情,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