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欢三角梅盆景吗?今天和大家分享三角梅盆景的制作过程。
三角梅盆景制作6步曲,看懂了自己也能做出精美绝伦的三角梅盆景
1,选桩
选购有培养前途的桩头,桩头要健壮,树身完整,没有霉烂现象,出枝位置合理,嫁妆枝条(指树桩原有的可用枝条)大小合乎比例,树身走势好,最好有纽纹,根头有隆肌,四面有趴根,同时具备以上优点的桩很快就成型,但不易遇到,往往只要有一两项以上优点即可,三角梅生长速度快,养干养枝都是几年时间内就可完成。
2,截桩
截桩之前须将桩头摆位,即确立正面、背面。这是作品成败、艺术品位高低的关键,所以这个环节应多花时间,尤其是怪异桩材,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审视,下图为裁剪前桩材正面
对桩材前后左右、远近高低等多角度的审查,结合自身的艺术修养来确定桩材正反面。下图为裁剪前桩材反面
主面立好后,即可动锯动剪了。枝干裁截完成后,直径大于0.5cm的切口最好用锡箔纸、白乳胶或塑料薄膜封口以防水分流失。下图为裁剪后桩材正面
对于三角梅的根,为日后上观赏盆考虑,则要一次切到位,切口到哪里,哪里就出新根,把树桩放进合适尺寸的盆里,这样裁出来的根效果比较理想。下图为裁剪后桩材背面
3, 蓄枝养干
毛坯桩裁好后就要种植了。做法是直接把桩坯种上水泥盆或较大的养护盆里,而盆底的出水孔不能堵,以方便树根往外伸展。盆子直接放在平整的泥地或事先准备好的基座上,基座的高度以方便观察树桩的最佳效果为宜,基座内填满泥土,并与盆底紧密接触。这个做法的好处是育根较理想,由于有盆子的限制根不像在地里无限往外伸展。另外,枝条的蓄养过程中,在盆上观察枝条的效果也很方便。当树桩成活后,树根就慢慢从盆子的排水孔伸出盆外去找“吃的”了。从此以后,生长速度就会飞快,跟直接种地上的效果一样。有时把毛坯直接种地里,周围用水泥砖围住,其效果与种在水泥盆中大体一样,如下图所示将三角梅直接放入水泥盆中进行蓄养。
种植毛坯时,泥土不能放肥,否则会产生肥害,影响成活。泥土最好用干净的菜园土、黄泥等加河沙或山沙(不能用海沙,海沙含盐),有条件的可加些煤渣,效果很好,各种成分的比例可随意掌握,没有严格限制。根的切口处用沙覆盖。南方夏天种植三角梅2~3周后,小枝条就会冒芽了,这是树桩上水成活的信号。若秋冬时节种植三角梅,则需要用薄膜完全罩住树身,保湿保暖,提高成活率,而且要在薄膜周围剪几个拇指大的孔,以便通风透气。当三角梅的嫩芽长到20~30cm时,即可除去薄膜任其生长。如下图长势良好,正是修剪的好时候。
新桩的芽长到1~2m的时候,就要开始选芽,把适合出枝点的芽留下,并按盆景要求进行出枝角度调整,其余的芽全部除掉。下图是修剪后的树相。
选芽工作完成后,即进行水肥管理。在盛夏,必须每天淋水,每年施2~3次沤熟的块状农家肥效果很好,也可以施充分发酵的农家肥、豆饼、花生麸等液肥,浓度不超过10%为宜。但复合肥、尿素等的使用需谨慎,量多了会把树根烧坏的。
蓄枝过程需经常察看,每2~3个月就要疏芽一次,让需要养粗的枝干健康成长,不需要的枝芽及时剪除。最忌长成藤蔓蓬,这样是养不出盆景的。下图为水泥盆蓄养完成后换做紫砂盆继续蓄养后树相。
4,上观赏盆
当树桩的枝条裁剪了5~6刀之后,作品框架雏形已初步形成,这时就可上观赏盆进行更细致的调整,包括位置调整和枝条调整等。主要审查作品是否按原来的设计方案生长,完善作品构图,逐步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在作品中展现出来,从而完成从毛坯向盆景艺术作品的蜕变。为了很好完成这个过程,数码相机和电脑是必不可少的,要反复多次拍照,上电脑观察作品图像,根据图像再调整作品。有时也可以在晚上用灯光投影的方法看构图效果,这是制作精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上盆养护
上观赏盆的盆土一般用配好的培养土,以优质块状干塘泥为主,配以河沙或山沙、黄泥或菜园土,加煤渣。这个阶段,观赏盆还是放置在基座上,基座内填满泥土,观赏盆的出水孔不要堵,让根从排水孔伸到盆外,在基座上也能吸收养分,提高养枝速度。
上紫砂盆蓄养后脱衣换锦的三角梅,待些时日认为可参加盆景展
6,造型养护
在观赏盆上的三角梅生长速度是很快的,修剪工作需及时跟上,每根枝条长到合适的粗度就要及时裁剪,以达到过渡自然、逐步收尖的艺术效果。同时,腋枝、霸王枝、无用枝等通通抹掉,让树身通风透气,让阳光可以照射树身,以利作品健康成长,这个阶段还是要特别注意施肥方法,避免肥害。当作品的牙签枝出来以后就可以断掉出水孔的根,适当减少水肥,如果想要作品开花,还要反复扣水(等到叶子蔫了才浇水),经过这一步骤,作品的枝条会变苍老,叶子变厚且卷曲,枝条也没有扎人的刺了,三角梅作品已经到达最佳状态,可以参加展览或陈设观赏,管理工作也不像前期那么紧迫了。
参加2013年广西园博会摆放于展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