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加快推广应收账款融资,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近日,一场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会上,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诉苦称,货卖出去却不能立即拿到钱,应收账款大量占用了公司流动资金。
近两年,我省创新融资方式,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推动其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这一新模式运行状况如何?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黄石、随州等地作了调查。
千家小微企业受益
“在应收账款融资帮助下,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30%。”在随州市经开区,欣龙模塑科技(000700,股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自友对记者说。
该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500万元的小微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塑料内饰件等产品,主要客户为当地的齐星汽车车身股份公司。因应收账款回笼周期长,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制约了公司进一步成长壮大。
去年底,正当该公司为资金发愁时,一笔150万元的低成本贷款让公司喜出望外。原来,齐星汽车作为核心企业,与工行随州分行签订了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上游供应商可凭应收账款获得银行贷款。
欣隆模塑公司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应收账款质押公示系统登记后,经齐星汽车确认,工行随州分行对该公司放款,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4.35%,融资成本比土地、厂房抵押贷款还低。
应收账款融资,是怎么回事呢?许多民营和小微企业,为所在行业的龙头、核心企业提供配套,但因种种原因,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内拿不到货款。如何解套?人民银行等部门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打通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小微供应商三方信息,有应收账款的小微企业通过申请就可获得贷款。
到目前,全省已有上千家小微企业享受到了这样的低成本应收账款融资。人行武汉分行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金融机构依托人行这一平台,完成应收账款融资3366笔,融资总额2437亿元,分别较上年全年增长了34.4%和22.5%。其中,中小微企业是主要受益对象,融资笔数、融资金额占比分别为89%和81.4%。这当中,不少小微企业是首次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首贷成功率”大大高于传统模式。
无一笔逾期,不良率为零
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往往“短、频、快”,应收账款融资有效地满足了这一需求特点。
黄石东贝电器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1年多来,累计为20家供应商在线融资94笔,融资金额1.34亿元。获贷企业平均贷款4.5次,最多的贷款次数达11次,贷款期限在2-8个月之间,企业在授信额度内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而且,应收账款融资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小微企业融资放款时间从一周以上降至24小时。
应收账款融资不仅惠及小微企业,对核心企业也意义显著。
“企业能否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的高效稳定运转。”黄石东贝电器副总经理陆丽华说,该公司长期供应商有350家,应收账款融资帮助小微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也等于提升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做小微业务主要难在信息不对称、成本高、风险大。如果套用大企业传统贷款模式做小微业务,一家一家地评级、授信、放款,耗时耗力。而一个大型核心企业往往捆绑着数百家小微企业,一条供应链业务开展了,即可服务众多小微企业,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成本高问题。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交易数据真实可靠,核心企业承诺还款,有效地防堵了风险。
据了解,目前我省应收账款融资尚未发生一笔逾期,保持零不良率。
期盼更多核心企业“动”起来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小微企业都能获得应收账款融资。这取决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银行是否有合作协议,是否愿意承担还款责任。对此,不少民营小微企业呼吁,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惠及面。
就目前全省情况看,核心企业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有银行人士表示,一些大型企业不愿把授信额度让渡给小微供应商,而是用来尽可能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
另外在系统对接和日常管理上,也需要核心企业一定投入。相关核心企业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核心企业一些激励、补贴政策,以弥补前期开发、日常维护成本。
这方面,我省已有鼓励政策配套,但仅在部分市州有具体落地。根据《湖北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对加入平台的核心企业、小微企业,各地财政、经信部门将优先列为扶持对象,优先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还有一些企业希望降低门槛,借鉴目前“政府采购贷”模式,凭借采购合同就能获得贷款,而无需将债务转让给银行并由大型核心企业履行还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