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枝式盆景技艺
兑宝峰
垂枝式在岭南盆景中称为“柳格” 或“柳型”。 是树木盆景树冠造型重要形式, 主要特点是利用某些植物的枝条能够自然下垂或者在经人工造型能够下垂的习性, 采用一定的技法, 使树枝都呈下垂之状。 由于树种及作者的理解不同, 垂枝式盆景也有不同的风格, 或清高脱俗, 或险象环生, 或飘逸柔美, 或刚健倔强。 其大致可分为藤蔓型、跌枝型、 垂柳型等几种形式。
藤蔓型
其风格粗犷, 兼有动感和力度感, 虽然枝条下垂, 但刚健挺拔, 顿挫有力, 极富阳刚之美。常用的树种有三角梅、 对节白蜡、 福建茶、 博兰、 榆树等杂木树种。 在观果植物盆景中, 为了彰显纤弱的枝条被累累的果实坠弯下垂, 也可用垂枝式造型表现, 像石榴、 冬红果、 山楂、 苹果、 梨等树种都有此类造型; 为了表现藤本植物藤蔓自然下垂的特点, 也可用垂枝的造型表现。
地锦盆景
冬红果盆景 《秋帘垂瑞》
跌枝型
所谓跌枝, 就是向下曲折跌宕的枝条, 若应用得当, 能够增强树势的险峻与动感。 其枝形跌势骤急, 节奏流畅分明, 常用于高耸斜飘或大写意的树型。 大跌枝是人为地强迫枝条从高处走向低处, 枝叶朝下生长, 因此跌枝的生长明显缓慢。 跌枝布局时, 应注意不能让枝叶过多地遮掩跌枝, 让跌枝有藏有露, 以露为主, 多露少藏, 露其优处, 藏其劣处。 跌枝尾部的枝条要略多稍密, 以保持跌枝尾部能够旺盛地生长, 只有尾部生长旺盛了,跌枝才能健康, 以避免枯枝等不良现象的现象发生。
高干垂枝是跌枝的一种运用形式, 由胡乐国大师从自然界及古画中的松姿提炼感悟而得。 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 凡自然界松树枝条的伸展, 均有普遍规律, 年轻的松树枝条呈上伸式, 随着树龄增高,枝条逐渐变为下垂式。 这是自然界松树的常态, 最符合松树生长的自然规律。 高干垂枝造型就是依据该原理而进行艺术加工的。 相对于日本松树盆景的矮壮型风格, 具有飘逸、 潇洒、 舒展、 自然等特点, 最能体现中国松树盆景的风格特点。除用于松树盆景的创作外, 现已广泛用于柏树及多种杂木、 观花、 观果盆景的制作。
所谓“高干” 是指干上出枝的位置高, 一般要求在主干高的二分之一以上, 但以干高的三分之二左右为最佳选择。 所谓“垂枝”, 是指枝条的下垂, 视干的高瘦或矮壮情况, 决定垂枝角度的大小, 如主干高瘦型可近于垂直下跌, 主干矮壮者, 枝没有可下垂的空间, 可以近于水平, 作小角度下垂。 主干高耸者更容易入画。 垂枝不一定是指一棵树上所有枝条都作同一角度下垂, 而应让下部那主要枝条作大角度下垂, 其他上部枝条作适当配合、 协调处理。
真柏盆景 《汉柏古韵》
赤松盆景 《高士风骨》
飞流直下三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