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属树其叶如针,种类多如何区分;马尾松秦淮以南,每束内叶有两根;树干皮红褐块裂,花单性雌雄同生;雌花序球形枝顶,葇荑状雄花腋生;球形果长圆卵状,种鳞片略平似盾;壮年期圆锥树冠,老年期伞状开伸;自古来先锋树种,瘠薄地先见其身。”(来自“木头工程师”发表的《常见树木野外识别歌诀(裸子植物部分)》)
作为林业人的"木头工程师",对造林"先锋树种"的马尾松(当地老百姓叫它"枞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我们这里,条件好的山场栽杉木,瘠薄荒芜的地方栽这个"枞树",低洼处栽杨树。马尾松特别好栽,一锄即可,栽后即使不怎么,虽然头三年不见怎么长,只见草不见树,但接下来会长得很快。
马尾松四季苍翠、傲然独立、潇洒俊逸,是制作盆景的良好材料,又称"山松"。黄山松其实是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马尾松,他俩本质上并没有明显区别。
马尾松耐瘠薄,不喜欢大肥大水,施肥过勤、过多、过浓容易伤根,一般每年春末夏初生长旺盛时施充分腐熟的稀薄有机肥液或饼屑,秋后冬前再施一次即可。施肥前最后松土,施肥后浇水。有人说用田螺、河蚌等贝壳打碎煎煮一小时,冷却后,兑水使用最好。
比施肥更重要的是养护管理。马尾松极喜光,平时要摆放在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处养护,但盛夏要避免烈日曝晒。
马尾松耐旱怕涝,平时保持盆土湿润略干,忌积水,夏天除每天早晚浇水外,还可向枝叶及周边环境喷雾增湿降温。生长期适当控水可使针叶短小而增加美观。冬季等休眠期适当控水,见干见湿。
马尾松根系生长慢、恢复难,翻盆换土不要太勤,动作不宜太大。始生长情况三五年换土一次即可。一般在2-3月萌芽行汁前进行,防止流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最好是利用松林里的菌根土拌入1/3沙土配制。结合翻盆换土对根系、枝干进行必要的整理、修剪。
最后,大家觉得本文还不错的话,记得帮小编点赞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