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崔小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要把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作为农业大镇和乡村振兴示范镇,花都区赤坭镇依托百年盆景之底蕴打造岭南盆景小镇,扎实做好规划、布局、市场、人才、电商、“文旅+”六篇文章,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助推乡村振兴,把盆景做成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产业。
近日,记者从该镇了解到,目前全镇盆景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户、1.5万人,占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一,盆景年销售额达5亿元。11月20日,广州花都瑞岭首届盆景艺术节暨花都区“广东技工”工程首届“乡村工匠”岭南盆景技能大赛在该镇瑞岭村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25日结束。当天的竞拍环节中,一棵树龄达300年的罗汉松珍品以680万元成交。

做好规划文章,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该镇把村庄规划作为发展盆景产业的基础性工作,围绕岭南盆景小镇瑞岭-竹洞核心片区,发挥政府组织、村民参与、专家领衔的作用,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扎实推进村庄产业谋划和空间安排,将瑞岭村定位为广东省特色产业精品示范村、岭南盆景园艺文化艺术名村,竹洞村定位为湾区风情文化与农业观光休闲胜地、华南高端苗木种植和盆景展销基地。
在先行推进瑞岭-竹洞片区规划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划范围至整个小镇13个村庄,构建“产业中心+种植基地”的盆景花木产业“1+N”发展模式,划定盆景精品种植示范区、盆景花木特色规模化种植区和盆景花木现代标准化种植区。
做好“双核”文章,突出产业发展新架构
瑞岭村和竹洞村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推动岭南盆景小镇发展的双核引擎。
依托瑞岭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该镇建设盆景产业基地,成立瑞玲盆景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盆景产业扶持资金和盆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全力支持盆景协会发展、壮大盆景合作社实力、帮扶盆景龙头企业成长,实行“协会+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带动群众从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向全村家家户户皆有盆景园的转变。竹洞村的功能定位则是支撑盆景产业发展的“驿站”。作为全域文旅集散大本营,竹洞村反向提振盆景花木产业发展。

做好市场文章,凝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抓住花都区省级盆景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时机,以赤坭镇获评省级“一镇一业”(盆景)专业镇为契机,积极申报重大项目,整合资金投入,提升岭南盆景小镇“创意研发+交易展示”核心功能,将资金、技术、人才及品牌实力企业“引进来”,让盆景花木产品“走出去”。
同时,加大对盆景花木企业的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大力开展“暖企行动”。以市场导向为原则,该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岭南盆景小镇建设。目前,该镇引进保利集团,投资5000万元启动小镇慢行系统、竹洞客栈工程、竹洞粤菜农家乐、洪熙官故居展示馆、盆景大师工作坊建设。引入逸翠园、满春园等高端现代农业企业,引领打造一批具有高端品牌的规模化的精品盆景园,不断提升盆景产业的档次和品牌效应。
做好人才文章,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该镇还建立了一批盆景大师工作坊(室),成功引进全国知名盆景大师入驻,每位盆景大师分别对应带动一批农户,实现盆景种植能手向“盆景大师”转变。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建瑞岭博士工作站,加大盆景产业的研发、加工、转化力度,推动苗木树桩向盆景艺术品转变。
在人才培育方面,该镇设立岭南盆景园艺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广东省盆景协会实施“岭南盆景特色小镇”“广东技工”技能提升行动,与广州市花都区人社局、广东省盆景协会三方合作共建广东技工盆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由政府牵头培养盆景技师已超过500人、其中省市级持证工匠5人。此外,该镇还积极引导本地外出人才回流,参与岭南盆景小镇建设。
做好电商文章,拓展产业发展新平台
该镇还将竹洞村原矿场办公楼建筑,改造建设岭南盆景小镇电商直播中心,完善基础配套服务,构建电商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盆景”销售模式,打造盆景集中展示销售窗口,打通盆景产业的销售瓶颈,拓宽盆景产业发展市场,推动盆景产业由单一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转变。
在建成岭南盆景小镇电商直播中心的基础上,加大资金、人才支持力度,打造电商人才培养主阵地。依托海外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渠道”互联,积极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多部门联合提供跨境全程订单履行服务,盆景远销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今年前三季度,共出口盆景56.3万株,同比增长5%。
做好“文旅+”文章,彰显产业发展新气象
依托“盆景姿态之美、岭南文化之韵”,三产融合发展,该镇打开“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富民通道。以古树大道为轴形成“十里盆景长廊”,连片建设盆景苗木景观区域,打造集观光农业和岭南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形成“一园一美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景观格局,卖盆景同时也“卖风景”。
发挥盆景产业基础优势,深挖古村民俗、黄花风铃木风景区、洪熙官故居遗址、打鼓岭、时花种植基地、田园风光等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积极开发洪熙官武术文化节、盆景艺术节等乡村新型业态。以竹洞村“文旅核”集聚文旅配套服务,以岭南盆景小镇为核心构建“1+N”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把岭南盆景小镇建设成农旅融合生态示范小镇,打造花都特色文旅融合发展样板。“盆景花木+旅游+文创”效应已日益凸显,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量已初步达到3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