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正月,在沭阳县新河镇周圈村,村民周一凡走个亲戚花了18万元买回十来棵松树的事,在村里炸开了锅。
“老周,你眼光毒啊!这桩子修修剪剪,肯定能拍出个好价钱。”周圈村的村民说道。
“坐等拍了……”看着每天都有人来周家看树,周一凡也是满心期待。
拍?拍就能把18万元拍回来?原来,村民口中的“拍”就是拍卖,盆景拍卖!3月6日,记者来到新河镇一探究竟。
“来来来,帮忙把这几盆盆景搬一下。”走进位于周圈村党建富民示范基地内,几位村民正帮着摊主搬运盆景,为晚上的拍卖直播做准备。
“我们设置了80多个摊位,是完全免费给村民使用的。此外,还有一个公益直播间,也是免费给大家直播、拍卖用。”新河镇周圈村党总支书记胡道本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新河镇在周圈、堰头等几个村建了四个公益直播间,把拍卖与盆景直播销售相结合,由花农在网上拍卖盆景,一经推出,就火了起来。
在胡道本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公益直播间发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滚动展示台、弧形拍卖席、几十盏灯等一一摆放在醒目位置,一盆盆盆景正“排队”准备进场,而座位前的几个直播架和占位置的牌子还能让人想象到前一晚的热闹。
胡道本介绍道:“从农历正月十六开始,我们每晚都会在公益直播间开展盆景拍卖,这种新形式得到了许多花友的喜欢,因为不但选择多了,也开了眼界。”
“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流量是新农资。如今,公益直播间每天最多有70多名主播同时‘在线’,粉丝量也是‘蹭蹭’地上涨。”胡道本惊喜地说,开播以来,一共销售了1000余盆盆景,最贵的一盆拍出了3万多元,其中一名60多岁的“主播”一晚拍出了50多万元的销售额。
从种花、卖花到直播拍卖盆景,新河镇的村民扎实地踩在泥土上,热情而又鲜活地将自家的花卉推荐给所有爱花之人。
28岁的史二飞告诉记者,他是周圈村村民,祖辈都是花农。“我的摊位,可以摆放六七盆盆景,都是为了晚上直播做准备的。这个公益直播间对花农来说,意义非凡。在这里,花农不但可以成为摊位老板,还可以兼职做主播。在这里拍卖盆景,除了能提升盆景单价,还能‘涨粉’,比一个人直播的效果要好多了。”史二飞说。
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每晚上6点到夜里12点,一个个白色的直播间在花乡熠熠生辉,照亮了村民们通向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记者 顾园园 仲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