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不少人都会选择去附近的山上看看,观观景,舒缓一下心情,解放工作的疲劳,但在山上观赏的时候,若是碰见黄荆的老桩植物,千万不要错过,我们将其带回家,精心的照顾一番,那么就可以将其打造成独特的盆景,不仅可以拥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又可以将其当作经济作物摆放在家中,方便人们随时将其换成可以花销的钱。
除此之外,黄荆作为盆景摆放在家中还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另外,制作成高价盆景的黄荆,谁见了都会抢着要,因为它真的太大气、高贵了!而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将黄荆老桩带回家之后,怎么管理,让植株早日焕发新生,生根长枝叶?
首先我们需要将黄荆带回家中,要检查一下它的健康状态,因为有些生长年份已久的黄荆,它的造型虽然独特,适合制作成盆景供人观赏,但是有一部分却失去了活性,即使和土壤水分接触,依旧无法滋生出新的枝叶,所以这部分我们完全可以修剪掉,让黄荆老桩的外形变得更加美观。
与此同时,我们在挖掘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的不损伤其根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定根,促使植株在新的环境中长出更为健壮的根须,繁茂的枝叶。
其次,我们在需要准备上符合黄荆生长的弱酸性疏松肥沃的土质。当然,若是条件允许,我们在挖掘老桩的地方,可以采集一部分原生土壤,这样和自己精心准备的营养土,按照1:3的比例混合搭配,不仅可以缩短黄荆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同时又可以降低黄荆伤亡的几率。
同时,我们准备的花盆当横截面大一些,且深度浅一些,深度为20~30cm就够,但是直径却一定要能够容纳下所有的根茎叶。
最后我们就是要根据黄荆老桩的状态来采取不同的打理方式,但一定要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尤其是在控制土壤的干湿度以及肥力方面,只有坚持迎合黄荆的喜好,那么才能够促使它们越长越好。
一般黄荆喜欢微微潮湿的土壤环境,所以不要等到土壤干燥才浇水。尤其是在其尚未长出新枝叶之前,其消耗代谢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来源于水分,所以间隔上三五天就要浇水1次,保证土壤不积水就够了。
而等到长出新根叶之后,除了日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之外,我们还需要间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使用一次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例如饼肥、鸡粪、羊粪等等。另外,在温度相对比较高,不适合黄荆生长代谢的时候,为了弥补茎叶代谢造成的水分流失,我们通常需要在早晨或傍晚等时间段喷洒水雾,润湿茎叶。
与此同时,黄荆生长离不开太阳,所以在环境温度不超过30度以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植株一直见光,将其安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这样见光多黄荆枝叶才长得足够健壮。而在温度偏低,光照相对比较弱的冬季,我们通常需要将细小杂乱的徒长枝也修短一些。